欢迎光临美国环球教育文化集团官方网站!

留学美国被开除和劝退现象

作者: Sharon 发表时间: 2017年 12月 30日 阅读 1368 次数

留学美国被开除和劝退现象

别觉得躲开了几所吓人的常青藤,留美读书就是件潇洒、容易的事了。接受高质量的美国高等教育,必须经过脱胎换骨的努力才行。

 

中国的留美热,似乎正在从“青春期”进入“成年期”。其中一大标志,就是人们开始摆脱当初那种急不可待的盲目热情,正视留美中的种种陷阱。2014年7月发布的《留美大陆学生现状白皮书》中,重点调查了大陆学生在美国被开除的现象,被海内外中文媒体广泛报道,体现了这方面公共意识的提高。

 

留美被开除劝退现象比较普遍

 

报告有种种缺失。比如样本不够大,统计的标准(特别是对学校的分类)过于简单。但是,作为第一个对中国留美学生的全面调查,其参考意义依然非常重大。这里特别值得提出的,是其对被开除学生分布的统计调查。

 

留美时被所在学校开除的现象,恐怕比中国公众想象的要普遍许多。道理不难理解。在目前的留美热中,哪家孩子被名校录取,大家都奔走相告,同学师友纷纷前来祝贺,家长甚至大摆宴席给孩子饯行。每张名校录取通知书,曝光度几乎都被“最大化”。相反,孩子去了一年,跟不上班,被劝退开除,最大的心理压力之一就是“无颜见江东父老”,回来时格外低调,或者就地转到差一截的学校,曝光度“最小化”,甚至没人知道。《留美大陆学生现状白皮书》从一个侧面说明,开除劝退在中国学生中是多么普遍的现象。

 

那么,上什么样的学校最容易被开除?下面的一组数据令人深思。被开除的学生中,63%年龄在18-22岁之间,28% 在23-25岁之间,四年制大学本科生占了被开除学生的58.3%。最重要的是,被开除的学生,有42.2%来自在《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中排名第51-100名的学校,29.5%来自前50名的学校,另有22.4%来自排名101-150 的学校。

 

在美国高等教育界,学生的“保有率”,或者六年内的毕业率,是衡量大学水准的重要指标。《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的排名,就以此为重要依据。所以,你顺着排名看下来,越高的学校毕业率越高、辍学率越低。调查统计,和这一规律仅有表面上的近似。统计中,最大比例的被开除学生来自排名51-100之间的学校,前50的学校居次。这里的一个重要因素,恐怕是51-100之间的大学规模较大,以几万学生的州立大学为主。前50中,则大量是仅几千本科生的私立名校,学生总数少得多。所以,前50和后50,在“人均”的开除率中,也许并无太大差距。更好的统计,应以各类学校中国学生的总数为基盘,看看在校生中的被开除率是多少,比如每百名学生中多少被开除。这更符合一般的统计习惯。但也许是因技术上的障碍太大而未能落实。

 

另一个问题,是对学校的分类。前50和后50这种分法,基于《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的排名,迎合中国学生和家长的心理,却不太合乎美国高等教育体制的现实。更好的、也是被许多教育专家接受的分法,是私立大学、州立大学、文理学院这样的归类。因为这些学校在体制、规模、风格、学费标准、学生社会经济背景等方面,确实有鲜明的不同。对于中国学生来说,究竟哪种学校更难读?如果按照这样的分类统计调查,参考意义就大得多。

 

业内精英观察

 

因缺乏必要的统计数字,只有引用一些业内人的观察。

 

William Deresiewicz最近出版了一本书,名为《优异的绵羊:美国精英的误教》,大力抨击以常青藤为代表的精英教育。他1998-2008年间在耶鲁当了十年英国文学教授,因没有拿到终身教职而成为职业作家。此书是否有些对自己职业挫折的愤激?我们不得而知。不过,他提到的种种高等教育的现象,很值得讨论。

 

他声称,常青藤确实很难进,但一旦进去,就相对比较好混。常青藤对于自己门内的“天之骄子”宠爱备至,甚至到了娇惯的程度,打分相对较松,学期论文不能完成则很容易得到延期,有学业困难能得到及时帮助。与此相对,质量坚硬的州立大学,则相对难读。那里学生上万甚至几万,一切都是自动化式运行,六亲不认,而且标准挺高。有位全A学生,某门课表现一直优异,但期末论文因打工晚交几个小时(州立大学学生往往来自普通家庭),成绩就变成了B,没有地方讲理。

 

William Deresiewicz的说法,恐怕有一面之词的成分,但也不是全无根据。常青藤选材严,进去的学生素质高,人数少,寄宿学院制创造了师生共同生活的空间,许多学校有住院的协作老师,有困难能及时得到帮助,读书确实容易些。有些学生相对骄纵,学业水准差得离谱儿。比如一位中文专业的学生,读了三年,翻译《人民日报》的一篇简单短文,一页纸居然只翻译对了一句!这还是相当负责的学生。其实,美国也有和中国类似的“高考”现象:经过高中的残酷竞争,一旦鲤鱼跳龙门,就大松心。所以,对常青藤的学生实在不必神化。

 

与此相对,一些旗舰式的州立大学(即顶尖的州立大学),学业要求相当严格,铁面无私。加上学生人数太多,和老师距离比较远,有困难很难及时得到帮助,淘汰率就高一些。中国学生从小被安排惯了。在这样的人海中,面对大学庞大的管理组织结构,缺乏指导和帮助,经常无所适从,有时在选课、选专业等基本问题上,都会犯非常低级的错误。另外,这些州立大学,近年来招收的中国学生过多。以波士顿大学为例。2013年秋季,3807名本科新生中,中国学生占了410名 , 将近11%的比例。2014年秋季,伊利诺伊香槟分校的中国本科新生达到600人,占本科生总数的十分之一。

 

根据密西根州立大学提供的数据,该校2013年秋季的中国本科生人数高达3458人,而该校的国际学生总数才4519人,本科生总数也就3.7万多。也就是说。中国学生占据了本科生总数的将近10%。难怪有人说,学校所在的城市几乎成了“中国城”。做个简单的算术就能看出来,前50后50的州立大学和纽约大学、波士顿大学等超级规模的私立学府加在一起,每年恐怕会录取上万中国本科生。突然来了这么多中国学生,学校在学术服务上难免措手不及。这些学生在适应美国的高等教育时,肯定会出现一些带有普遍性的“中国问题”,但很难在学校范围内获得及时的、有针对性的辅导。

 

总之,中国学生能进常青藤的相当少。大多数学生都进了在前50或后50之内的州立大学。家长和学生们觉得,放弃一流读这些“普通”一些的大学,已经算是淡然了,大概用不着像上常青藤那么拼。不错,进这些大学,确实不必像上常青藤那么拼。但是,进去以后,恐怕比上常青藤更要拼才能优胜。在京城留学看来,大部分中国的学生和家长,远远低估了读这些州立大学的难度。

 

可见,别觉得躲开了几所吓人的常青藤,留美读书就是件潇洒、容易的事了。接受高质量的美国高等教育,必须经过脱胎换骨的努力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