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美国环球教育文化集团官方网站!

admin01

admin01

 

学校活动:学校提供包括女子排球、啦啦队、越野、足球、女子棒球、男子棒球、男子英式足球、女子英式足球、女子篮球、男子远足、男子排球、垒球
、舞蹈、游泳等多项体育活动和多项课外活动。

毕业生走向:2015年当年毕业生其中15人被UCLA(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录取、10被南加大录取、9人被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录取、7人被加州大学
尔湾分校录取、7人被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录取、6人被斯坦福录取、5人被波士顿学院录取等等。

 

阿奎那高中

Aquinas High School

                                                                                       

学校网址http://www.aquinashs.net

学校位于加州的San Bernardino市,距洛杉矶市中心约一小时车程。该市依山而建,风景清幽秀丽,规模适中,圣伯蒂那市是加州的第19大城市。该市拥有全美第一家麦当劳,全美最大的露天剧院及多个大中型博物馆,艺术氛围浓厚。学校与加州州立大学San Bernardino分校相距不远,所在社区为当地中产社区,治安良好。

 

 

本社区居民白人比例:45.7黑人比例:0.5%,亚裔比例:6.9%,拉丁裔比例:46.9%。阿奎那高中 Aquinas High School作为一所大学预备中学,升学情况优秀,其中升学率达到98%,其中校园文化多样性是全美A级。学校目前有8栋建筑,包括23个不同课程的教室、2个科学实验室、1个电子计算机房、学校内部的商店、零食吧和升学指导办公室。学生可以通过预约的方式来升学指导办公室与老师与学生志愿者咨询相关事宜。在2016年将有3座新建筑竣工,其中包括可以同时容纳3000人的多功能的最新的现代化的剧场。学校设有健身房、足球场、网球场、垒球场、棒球场和英式足球场。阿奎娜高中受专门的理事会和社区的支持越做越好。

建校时间:1955

宗教信仰:天主教

地理位置:加州洛杉矶圣伯蒂娜市靠近210高速公路

校园面积:27英亩(10.9万平方米)

学校类型:男女合校

年级设置:9~12

学生人数:470

国际学生:30

中国学生:16

师生比例:1:14

课堂规模:13

SAT平均分:1850(前30%)

ACT :28分(前30%)全校毕业班平均23分

AP和荣誉课程:18门AP和1门荣誉课程

体育活动:18项

社团和俱乐部:24

ESL语言中心:

一年两季招生:春季、秋季

入学要求:学生成绩单、SLEP或ELTiS 、TOEFL、 TOEFL Jr 均可

校长或是国际部负责人SKYPE面试。在线申请表、申请费100美元。

 

学校认证 

  • Western Catholic Education Association (WCEA)  西部天主教教育协会认证
  • Western Association of Schools and Colleges (WASC)  西部院校协会认证
  • National Catholic Educational Association (NCEA)  美国天主教教育协会认证

AP课程:心理学、微积分 、生物 、美国历史、英语1荣誉、英语2荣誉、英语3AP、英语4AP、美国政治、世界历史、欧洲历史、西班牙语 4、 拉丁语 、艺术史、化学、绘画艺术、法语4、西班牙语荣誉。

                                                                          

体育活动:男子篮球,女子篮球,男子足球,女子足球,男子摔跤,男子手球,男子田径,男子高尔夫球,男子游泳,男子网球,女子网球,女子橄榄球,女子排球,女子垒球、女子游泳、男子、女子越野、女子英式足球等。

 

 

 

社团和俱乐部: Aquinas电影俱乐部,运动员社,保龄球俱乐部,国际象棋俱乐部,动漫社,志愿者俱乐部,辩论队,垂钓俱乐部,游戏系统及评估俱乐部,高尔夫俱乐部,文学社,漫画绘制俱乐部,哲学社团,乒乓球俱乐部,科学俱乐部,爱心社,舞蹈队等。

 

学校艺术俱乐部内容丰富,有很多在艺术领域很有才华的学生,学校专门斥资兴建艺术中心,在校园内已经选定具体施工地点,年内动工,届时,学生不仅可以有自己的室内表演中心,学校会聘请更多艺术指导老师,为学生们提供更多更丰富的艺术课程和实践机会,另该校艺术课程有更加长足的发展。

 

毕业生去向:加州伯克利、加州戴维斯、加州尔湾、加州洛杉矶、加州河滨分校、加州圣地亚哥哥分校、加州圣塔芭芭拉、加州圣克鲁兹分校、哈佛大学,牛津大学(英国),纽约大学,斯坦福大学,耶鲁大学,波士顿学院,佩伯代因大学,乔治城大学,圣母大学,南加州大学等等。

美国的社区大学(Community College)是美国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提供两年制的初级高等教育。社区大学的理念源自19世纪末20世纪初,主要来自于美国著名教育家、世界顶级学府芝加哥大学第一任校长威廉·哈珀

 

美国共有一千两百多所社区大学,拥有一千多万注册学生。社区大学的学生平均年龄是29岁,40%的学生21岁以下,六十岁以上的老人大学生也十分常见。其中60%的学生是边工作边读书。只有很少的社区大学附带学生宿舍。社区大学38%的资金来自州政府,学费收入占20%左右,来自地方政府的资金接近20%,剩余的由其他形式的资金来源补足。

 

对于国际学生来讲,社区大学的年平均学费为4至5千多美元,普通公立大学的年均学费接近1.5万美元,当然排名更好的公立大学的学费也要在3万多美元,特别是排名靠前的私立大学,学费要在4万多美元,社区大学的学费也就是公立大学的1/3或是一半多一点。不仅如此,如果学生上社区大学,一年以后在学校附近找到可以和其它同学合租的房子的话,食宿费用上也可以节省很多。

 

著名的纽约城市大学也是美国社区大学联合会的成员,不同的是纽约城市大学提供大学本科和研究生教育。美国前国务卿鲍威尔是该校的毕业生。所以,中国的学生和家长们,不要一提起社区大学就带有轻视的味道哟。轻视她是因为不够了解她。

 

二十世纪美国的城市化,工业化和经济高速发展对人才的需求促进了社区大学的发展。二战后,很多退伍兵返回校园读书,也促进了社区大学和成人教育的发展。六十年代,“婴儿潮”一代大量涌入社区大学;七十年代,越战退伍兵也曾是社区大学的重要生源。八十年代后,社区大学加强了和社区以及当地中学的互动。

 

在假期,社区大学专门为中小学生开办一些课程,从音乐舞蹈,绘画,体育,烹调,写作,到科技,计算机,甚至企业管理,样样都有。除了学位课程,社区大学还提供大量的成人培训课程。有接近一半的学生并不是为了拿学位,他们的主要目的是提高自己的知识水平或获得所需的职业技能。社区大学也常常为社区居民举办知识讲座。

 

更值得一提的就是社区大学承载着为外国学生提供ESL课程的任务,他们通常具备完善的师资团队,具有高水平的教学经验,具备完善的教学体系,这是外边小规模的培训机构无法比拟的。

 

国公立高中交换生项目,是美国国务院官方指定的国际文化交流项目,简称AYP,(Academic Year Program) 即中学生赴美学年交流项目,起始于二战之后,是全球最受欢迎的高中生美国交流项目,旨在为全美国的高中生提供与世界各地的学生交流的机会。其主要目的是加强世界不同国家年轻 人之间的交流;增进国际间的了解;加强文化的沟通和学术交流;促进各国之间的友好往来。到目前为止,该项目已经在欧洲、韩国、日本、新加坡等全球数百个国家和地区成功运作了60余年,每年都有数万名中学生持J-1签证赴美进行为期一年的学习和生活。在美期间,交换生可以入读公立高中并寄宿在当地家庭,深入了解美国的社会、教育和生活。

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先生就是个项目的第一批益人!

为什么中国是世界工厂,而美国却以金融、教育等服务业领先于世界?其实根源在两国的教育体系。如果中国经济要转型,中国孩子要在将来全球化的环境中更游刃有余,就应该向美国教育学习:从小对孩子进行人文、通识教育,以及思维能力的训练。

1、产业结构难转型,教育有责任

我不是研究教育的专家,但是,这些年看到国内(的教育),特别是我自己从小在中国受教育,然后又去了美国,自然有许多观察和体会。到目前为止,我这一辈子没有离开过学校。1968年在湖南茶陵县开始上小学,1979年读完高中在长沙上大学,1986年去美国读研究生,1990年毕业以后至今一直在美国的大学教书。我有两个女儿,一个15岁,一个13岁,她们在美国出生、长大,这些年看着她们在美国上学。

同时,也因为我跟国内的一些大学一直有不少交流,所以基本能看到国内同行和教育界学者、业者每天的运作目标。这些经历和观察让我确实感触比较多,特别是这些年看到这么多从国内培养出来的杰出高材生,他们在专业上这么突出,但思维方式那么僵化、偏执,社会交往能力又那么差,除了自己狭窄的专业就不知道怎么跟人打交道、怎么表达自己,让我非常痛心。

 

由于国内教育体系以及教育理念的僵化,绝大多数中国人再好也只能做些技术活,难以在美国社会或其他非华人社会出人头地,这些都很悲哀。原来没有全球化时不知道这些,但现在中国人也走出去了,跟其他文化、教育背景的人一在一起,就知道彼此的竞争优势与劣势了。这些问题的根子都出在教育上,包括正式的学校教育、家教和社会文化教育。

我们说,中国社会现在处于转型时期,尤其是经济领域面临很大的挑战。现在提得比较多的是要把中国建设成为创新型国家,这一点大家都讲。但想想中国为什么建设不了创新型国家?为什么这么艰难?光靠在街上挂很多横幅、标语,在核心报纸上发表一些社论,就能把这个国家建设成创新型国家?

中国经济面临的挑战不少。比如,讲到中国的公司品牌,不管是广东,还是其它省份,都很难建立品牌。所以,难以通过品牌赚更多钱,而只能制造一些玩具或者说制造一些衣服、鞋、甚至一些机器和电脑,只能是卖苦力。

为什么难以建立品牌、难以实现产业结构转型?原因当然包括法治制度、产权保护以及国有制的问题,但也与中国教育体系的教学方式和教学内容关系非常紧密。

2、美国教育重通才,中国教育重技术

中国经济今天以制造业为主体,这当然就需要有很多的工程院院士,大学要培养很多的工程师。相比之下,美国的服务业占GDP的85%以上,所以美国的教育体系侧重点就不同,是侧重通识教育,培养通才。

在中国和日本变为世界工厂之前,几乎所有的美国州立大学和一些工程学院都非常侧重技能型的工程系科,像中国的大学一样侧重理工训练。但是,我发现过去的四五十年,特别是三四十年,随着制造业向日本、韩国和中国转移,美国大学的教育内容经历了一个全面的转型,转向通识教育。

所以,在耶鲁大学,我们对本科生的培养理念是:任何一个在耶鲁读完四年大学的毕业生,如果他从耶鲁毕业时,变成物理、电脑、化学或者是任何领域的专家,我们会觉得那是一种失败,因为我们不希望四年大学教育是培养专家,让他们在某一领域里面投入那么深,而忽视掉在其它更广泛的做人、做公民、做有思辨能力的人的机会。我们不主张他们在某个工程领域、科学领域、社会科学领域在大学时期就成为专家。如果有学生在大学四年时真的成了专家,我们不以为那是一种成功,反而会是一种失败。

当然这也跟耶鲁这些年出了那么多总统有关系,以至于我们的历史系教授就想,既然以前出了这么多总统,说不定今天在校的哪个学生以后也会成为总统,怎么办?于是我们就开一门大课,叫做“大策略”,由两个研究世界史最出色的教授轮流讲,这是持续一年长的课程,是一种非常综合型的训练,讲到孙子兵法、管子经济、古希腊策略等等。

中国的教育则侧重硬技术,由此产生的人才结构使中国即使想要从制造业往服务业转移,也难。产业结构也受到教育内容约束。在中国,从幼儿园到小学、大学、再到研究生,一直都强调死记硬背为考试,强调看得见摸得着的硬技能,特别是科学和工程几乎为我们每个中国家长、每个老师认同,这些教育手段、教育内容使中国差不多也只能从事制造业。

为了向创新、向品牌经济转型,就必须侧重思辨能力的培养,而不是只为考试;就必须也重视综合人文社会科学的训练,而不是只看重硬技术、只偏重工程思维。离开市场营销、离开人性的研究,就难以建立品牌价值。 

3、美国从幼儿园就开始人文、通识教育

为了支持以服务业为主的创新型社会,美国的学校是如何办的呢?我有两个女儿,老大现在读高二,老二在读初二。她们的经历大概是这样:首先,从幼儿园一直到小学四年级前,没有家庭作业,下午放学就放学了,周末就是周末,不用担心学习。老师如果布置作业给学生,很多家长会抱怨,说“你怎么给我的女儿、儿子这么多作业,那他们还过不过日子了?他们一生的幸福是我们更关心的,你不要让他们回家后每分钟都花到作业上,最后他们变成了人还是变成了机器?”

所以,学校与家长谈判的结果,往往是这样一个结局:美国的幼儿园、小学四年级以前都不会布置作业。有没有考试呢?初一之前没有考试。而这一点中国的老师和家长可能觉得奇怪,没有考试学什么东西?你放心好了,美国学生学的东西很有意思,比如,从小学一年级到四年级,他们的课程安排往往比较广泛。

甚至在幼儿园的时候,我女儿她们每年都会有科学、一般人文社会、语言方面的内容,一共有三四门课程。每门课程完全由老师决定用什么教材,教什么内容。比如,在人文社会课程方面,可能是今年重点了解一下亚洲不同的国家,以前的历史是什么样子等等;明年了解非洲、拉美等等。从幼儿园到小学,讲的深度会慢慢地上升,但差不多每年或者每两年会绕着五大洲兜一圈,这是一种非常广泛的了解。

你想一想,如果这些小孩以后出去做服务业、做市场营销、做外贸,如果他们对其他的国家一点都不了解,怎么能行?而有了这些从小学到的知识,今后到哪里去“全球化”,都不会有问题。当然,沿着这种方式去培养,很容易让我们说:“他们怎么能够做工程师、做专家呢?”但这也没关系,美国本身不需要这么多工程师,因为制造业已经由中国和亚洲其他国家胜任了。因此,一个国家的产业结构决定其教育知识的结构,反过来,教育知识结构又会决定其经济的产业结构。

4、美国思辨能力的训练也始于幼儿园

思辨能力的训练在美国是自幼儿园开始就重视的强项。这具体表现在两方面:其一是课堂表述和辩论,自托儿所开始,老师就给小孩很多表述的机会,让他们针对某个问题各抒己见,发表自己的看法、谈谈自己的经历,或者跟别人辩论。另一方面,就是科学方法这项最基本的训练,多数校区要求所有学生在小学四、五年级时都能掌握科学方法的实质,这不仅为学生今后的学习、研究打好基础,而且为他们今后作为公民、作为选民做好思辨方法论准备。

我们别小看科学方法训练的重要性,因为即使到现在,我经常碰到国内的博士研究生,甚至是所谓的科学家,从他们做研究、思考问题、写论文的方法上,很难看出他们真的理解科学方法的本质和基本做法。

这是什么意思呢?在我女儿她们四年级的时候,老师就会花一年时间讲科学方法是什么,具体到科学的思辨、证明或证伪过程。她们就学到,科学方法的第一步是提出问题和假设,第二步是根据提出的问题去找数据,第三步是做分析、检验假设的真伪,第四步是根据分析检验的结果做出解释,如果结论是证伪了当初的假设,那么,为什么错了?如果是验证了当初的假设,又是为什么?第五步就是写报告或者文章。——这个过程讲起来抽象,但是,老师会花一年的时间给实例、让学生自己去做实验。

这种动手不是为考试,而是最好的学习,让人学会思辨,培养头脑,避免自己被别人愚弄。这种动手所达到的训练是多方面的,尤其是靠自己思考、靠自己找问题,这非常出色。实际上,如果按照我女儿她们在小学四年级就学到的科学方法标准去判断,国内经济学以及其它社会科学类学报上发表的许多论文,都没法及格,因为许多论文只停留在假设的层面上,然后就把没有经过数据实证的假设当成真理性结论。这些都跟我们没有从幼儿园、从小学开始强化科学方法的教育训练有关,跟没有把科学方法应用到关于生活现象的假设中去的习惯有关。

在小学没有考试,学生还做什么呢?我女儿她们每个学期为每门课要做几个所谓的“项目”,这些项目通常包括几方面的内容,一个是针对自己的兴趣选好一个想研究了解的题目或说课题。第二是要找资料、收集数据,进行研究。第三是整理资料,写一份作业报告。第四是给全班同学做5到15分钟的讲解。这种项目训练差不多从托儿所就开始。我觉得这一点很有意思,刚才讲到品牌跟市场营销很有关系,因为品牌、市场营销都跟表述技能有关。

关于研究性项目,我的大女儿在五年级时,对北京的气候感兴趣,她在社会课上对其做了一项研究,把北京一年12个月中每月降雨量、温度的历史数据收集起来,然后计算历史上每个月的降雨量的最高、最低与平均值,计算每个月温度的最高、最低与平均值,然后再分析这些跟北京的其他天文、地理情况的关系,写好报告以及讲解文稿,她在全班同学前讲她的这些分析结果。我觉得这样的课程项目研究与讲解是非常好的一种训练。

实际上,她在小学做的研究与写作跟我当教授做的事情,性质差不多,我做研究上网要找资料,而她也是为每个题目上网找资料、做研究,她写文章的训练也已经很多。这就是美国教育厉害的地方,你看一个小孩,在研究思考上已经这么成熟,以至于到现在,我跟我女儿说,她很快可以做我的研究助理了。但在国内,一些本来很聪明的人即使到读博士研究生时期,还不一定具备这些研究素养、研究能力,有些研究生连做个研究助理可能还不合格。

5、有思辨能力,方有经济转型

正因为这种思辨能力的培养,现在我跟女儿讨论问题时,她们一听到任何话,很自然地就会去怀疑、审视,然后就看能否找到证据来证明这个话逻辑上或者事实上、数据上站不住脚。这种习惯看起来简单,但是对于培养独立的思辨能力,让学生毕业以后,特别是大学毕业以后,不只是简单地听领导的话的机器,这些是非常重要的自然的开端。

当然,思辨对于美国教育体系培养出来的人是很自然的,有时候我也想,美国这个社会真的蛮有意思,不管是聪明的、还是笨的人,不管是有能力的、还是没有能力的人,每个人都觉得自己很厉害,每个人都觉得自己是个人物,对什么事都会有一番高论。

正因为这样,美国100个人里,随便挑80个,那80个人都可以把他的思想、想法和他要卖的东西表达得很清楚,能够给你足够多的说服力。这也是为什么市场营销这门学问是在美国出现、发生和发展的。美国教育体系给每个人都提供了那么多自我表述的机会,等他们长大后,特别是念完MBA以后,在他们介绍产品和自己的研究与想法时,至少不会站在一班人面前就发抖,没办法说出话来。在中国经济、社会转型到这个地步时,特别是在产业结构上、品牌建立上、创新型国家方面都有非常多的愿望和渴求时,实现这种教育转型尤其重要。

中国经济转型需要教育的转型,需要培养兴趣丰富、人格完整、头脑健全的通识公民、思辨型公民。如果不能做到这一点,中国恐怕只能继续是给世界提供低级劳动力的工厂。

(来源:中国教育研究)


 
 

说到中美教育的差异,一个看起来是悖论的现象特别引起我的浓厚兴趣:

一方面,中国学生普遍被认为基础扎实,勤奋刻苦,学习能力——特别在数学、统计等学科领域——超乎寻常,在国际大赛中屡屡摘取桂冠,将欧美发达国家的学生远远甩在后面;另一方面,中国科学家在国际学术舞台上的整体地位不高,能够影响世界和人类的重大科研成果乏善可陈,至今也只有一位本土科学家获得了诺贝尔科学奖,难怪钱学森先生临终之前会发出最后的考问: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

与此类似的另外一个看起来也是悖论的现象是,一方面,美国基础教育质量在世界上被公认为竞争力不强,就连美国人自己也承认这一点。和其他国家——特别是和中国、印度——相比,美国学生在阅读、数学和基础科学领域的能力和水平较差,在各种测试中的成绩常常低于平均值;另一方面,美国的高等教育质量独步全球,美国科学家的创新成果层出不穷,始终引领世界科学技术发展的前沿。

一个水平很低的基础教育却支撑了一个水平最高的高等教育体系,这也许是世界教育史上最吊诡的现象之一。

在通常情况下,就整体而言,优秀学生的基数越大,未来从中涌现出优秀学者的可能性就相应越大。然而,当下的中国教育正在验证我们的担忧:优秀的学生和未来优秀学者之间的相关性似乎并不显著。如果事实果真如此,我们就不禁要问:我们的教育是有效的吗?这也促使我们反思:到底什么才是有效的教育?

教育是否有效要看它是否帮助人们实现了教育的目的。然而,今天越来越多的我们——无论是教育者还是被教育者——已经渐渐忘记了教育的目的。恢复高考以来的三十多年里,我们一直在不停地奔跑,跑得越来越快,也越来越累,却很少停下来问一问自己,我们为什么要奔跑?

教育似乎正在变成我们日常生活中不得不去完成的例行公事:教师上课是为了谋生;学生上学在义务教育阶段是国家规定,在非义务教育阶段是为了通过上一级的考试;校长看上去像是一个企业的总经理等等。凡此种种,无不显示出教育的有效性正在慢慢消失。

古代中国的教育实质上是一种关于社会和人生的伦理学训练。教育固然有其功利化的一面,但也有其超越性的一面:学生们通过反复阅读经典的经书来完善自己的道德,管理家族和宗族事务,进而服务于国家和天下苍生。

科举制废除之后,基于政治经济文化的颠覆性变革,中国教育走上了向西方学习的道路,由此形成了一整套语言、学制和评估体系。这一源于特殊历史环境下的教育体系尤其强调功利性的一面,即教育是为了解决现实中的某种问题而存在的:教育为了救国;教育是实现现代化的工具和基础等等。

到了当代,教育更加呈现出相当显著的工具性特征:学生们希望通过教育获得一些“有用”的技能,使他(她)们能够通过竞争激烈的考试,增强他(她)们在就业市场上的竞争力,进而获得更高的社会地位和物质财富。如果教育不能帮助他(她)们实现这些目标,他(她)们就会毫不犹豫地抛弃教育——这就是为什么近年来“读书无用论”渐渐开始抬头的思想根源。

反观美国,其教育也有功利性的一面,但其功利性不肯直接示人,而是附着于公民教育背后的产物。越是优秀的教育机构,越强调教育对人本身的完善。即使是公立教育机构,也依然把提高本州人民素质作为最根本的教育目标。

因此,实用主义哲学最为盛行的美国,在教育领域却非常地“不实用主义”:越是优秀的教育机构,教给学生的越是些“无用”的东西,如历史、哲学,等等;越是优秀的学生,越愿意学这些“无用”之学。

实际上,美国学生之所以基础差,和美国中小学的教学方式有直接关系。美国教育界深受古希腊苏格拉底“产婆术”教育思想的影响,强调教育是一个“接生”的过程,教师就是“接生婆”,人们之所以接受教育是为了寻找“原我”以不断完善自身。也就是说,他们认为,知识非他人所能传授,主要是学生在思考和实践的过程中逐渐自我领悟的。

所以,在美国课堂里——无论是大学、中学还是小学——教师很少给学生讲解知识点,而是不断提出各种各样的问题,引导学生自己得出结论。学生的阅读、思考和写作的量很大,但很少被要求去背诵什么东西。

美国学校教育是一个观察、发现、思考、辩论、体验和领悟的过程,学生在此过程中,逐步掌握了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思考问题、寻找资料、得出结论的技巧和知识。虽然他们学习的内容可能不够深不够难也不够广,但只要是学生自己领悟的知识点,不仅终身难以忘记,而且往往能够举一反三。

与之相比,中国学校教育深受孔子“学而时习之”思想的影响,老师把知识点一遍又一遍地教给学生,要求学生通过不断地复习背诵,使之成为终身不忘的记忆。这种教学方式对于传统的人文经典教育是有效的,但对于现代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教育而言,其弊端显而易见:学生的基础知识普遍比较扎实,但也因此束缚了思想和思维,丧失了培养创新意识的机会。

从教育的目的和教学方式出发,中国和美国关于“教育有效性”的理解可能存在相当大的差异。

对于当代中国而言,提高教育有效性的关键在于如何把价值观教育自然而然地融入教育的全部过程之中。这是一个巨大的挑战。因为统一的高考录取体制对基础教育的制约和影响,以及社会外部环境的变化,教育的过程正在逐步被异化为应付考试训练的过程。

目前,这个过程正在向低龄化阶段发展。由于“不能输在起跑线上”的比拼心理,对儿童的早期智力开发正在进入历史上最狂热焦躁的阶段。越来越多的孩子从教育中不能享受到快乐,不快乐的时间一再提前。教育提供给人们的,除了一张张毕业证书外,越来越难以使人感受到精神的愉悦和心灵的平和。反社会的行为越来越严重。

政府也已经意识到这个问题的严重性,下决心通过大学考试招生制度的改革来逐步扭转这一局面。然而,当下的社会舆论环境、公众对于教育公平的简单理解和忧虑以及缺乏信任度的社会文化心理,都进一步强化了教育过程中对“选拔进程的负责度与选择结果的公正性”的非理性追求,进而加大了改革所面临的阻力并可能削弱改革的效果。

此外,正如储蓄不能直接转化为投资一样,上学也并不意味着一定能接受到好的教育,学生所具有的扎实的基础知识如何转化为提供创新思想的源泉和支撑,也是中国教育界所面临的另一个严峻的挑战。

我们之所以送孩子上学,并不是因为孩子必须要上学,而是因为他(她)们要为未来的生活做好充分的准备。上学是一个人为了实现人生目标而必须经历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最重要的也是首要的一件事是:认识到你未来会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

人的一生虽然漫长,可做的事情看似很多,但其实真正能做的,不过只有一件而已。这件事就是一个人来到世间的使命。教育的价值就在于唤醒每一个孩子心中的潜能,帮助他们找到隐藏在体内的特殊使命和注定要做的那件事。

这是每一所学校、每一个家庭在教育问题上所面临的真正挑战。和上哪所学校,考多少分相比,知道自己未来将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是更为重要和根本的目标。回避或忽略这个问题,只是忙于给孩子找什么样的学校,找什么样的老师,为孩子提供什么样的条件,教给学生多少知识,提高学生多少分数,这些都是在事实上放弃了作为家长和教师的教育责任。

实际上,一旦一个孩子认识到自己未来将成为什么样的人,就会从内心激发出无穷的动力去努力实现自己的目标。无数的研究结果已经证明,对于人的成长而言,这种内生性的驱动力要远比外部强加的力量大得多,也有效得多。

我们应该清醒地认识到,人生不是一场由他人设计好程序的游戏,只要投入时间和金钱,配置更强大的“装备”就可以通关。一旦通关完成,游戏结束,人生就会立即面临无路可走的境地。人生是一段发现自我的旅程,路要靠自己一步一步走出来。认识到自己未来会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就像是远方的一座灯塔,能够不断照亮前方的道路。

2017年 11月 12日

联系方式

我们的联系方式:858-952-0399 (美国办公室)

                        909-802-8010(Sharon Wang)

                        909-802-8003 ( Shaoyi He)

                       sharonwang@ educultureglobal.com/该Email地址已收到反垃圾邮件插件保护。要显示它您需要在浏览器中启用JavaScript。/该Email地址已收到反垃圾邮件插件保护。要显示它您需要在浏览器中启用JavaScript。/该Email地址已收到反垃圾邮件插件保护。要显示它您需要在浏览器中启用JavaScript。

我们在美国加州的办公地点:30677 Mc Lean St, Highland , CA 92346

                       网址:www.educultureglobla.com

2017年 11月 12日

常见问题

常见问题 

(一)接受交换生的区域都有哪些?我可以自己选择学校和接待家庭吗?

 

      目前学生可在印第安娜州选择修读公立高中课程以外,申请人原则上不能自由选择区域、学校和接待家庭,申请成功与否需要视地区的名额及提交申请的人数确定。学生也不可以选择接待家庭,美国的接待家庭都是由政府选择的安全放心家庭,接待家庭会根据申请人提交的材料和美国政府协商选定。

该项目中所有公立学校均为美国政府严格挑选并审核的学校,因此无论地域如何,学校的教学质量均非常优秀,符合交流项目的标准,学生及家长不必担心地域差异问题。

 

(二)什么时间可以获得寄宿家庭的材料?

 

        参加美国交换生项目的学生,大部分会在出发前一至两个月获得有关寄宿家庭的材料。越早申请的学生,越可提前获得有关材料,以便有充裕的时间做准备。部分家庭在接受交换生时要作慎重考虑,也不排除有些学生可能在出发前1-2星期才能收到材料。

 

(三)如果学生与寄宿家庭不能融洽相处怎么办?

 

        每个交换生都有指定的地区代表负责联络,遇到任何情况,地区代表都会随时提供帮助并进行协调。如发生上述情况,地区代表会先向学生及寄宿家庭了解情况,通 常由于不同文化之间引起的小误会,一般都很容易解决。在一切可行的解决办法均告无效的情况下,地区代表会视情况甄选新的寄宿家庭。

 

(四)完成交换学习后可否继续留在美国或在美国继续升学?

 

        根据美国J-I签证的规定,交换生在期满后必须回国。学生要想在美国继续求学的话,只要提前申请好理想的学校,到期回国申请更换F-1签证即可。我们会协助学生办理。

 

(五)学生在交换期间,父母或亲戚可以探亲或陪读吗?

 

       原则上不鼓励陪读和探亲,以培养独立生活能力和独立学习能力。若遇紧急或特殊事宜可提前申请与机构及家庭联系,在获得许可后即可前往。

 

(六)英文水平考试是什么?

 

目前美国院规定此项目的英文水平考试停止使用SLEP成绩。改为使用ELTiS(The English Language Test for International Students(简称ELTiS)是一种为测试中学英语学习者的英语听力和阅读理解能力而设计的标准化考试。ELTiS旨在评估学生在英语作为教学语言的中学课堂中的英语能力。 

 

新的ELTiS 同样可以在各机构分散考试,有两套试题,试卷可重复使用,答题卡一人一张;听力和阅读更加贴近美国中学实际教学环境,注重长对话、长篇目的大意理解。

 

(七)为什么说参加一年交换学习超过国内任何预科学习

 

        因为交换生入读的在是当地蓝丝带级别的优秀公立高中,学校内是纯粹纯正的英文环境。在当地的中学同美国学生一样可以学习大学的部分学分课程,可以参加TOEFL和SAT考试,其考试成绩为全球大学承认。

 

(八)交换生能否获得美国高中的毕业证?

 

        通常情况下,接受交换生的美国公立高中不承诺给交换生颁发本校毕业证,也不接受12年级(高中最后一年)的学生。所以能获得毕业证是非常困难的。但该项目以往的历史当中也有学校接受12年级的学生,并且因学生在校表现良好也获得了美国高中的毕业证书。

 

(九)为什么交换生去的地方大部分都是民风淳朴的地方而不是特别发达国际化的大都市?

 

        交换的一个目的在于让学生接触“真正的美国”,体验居民与家庭、社区的互动,大城市的外来人口较多,治安相对较差,社区观念和居民的互动也比较淡薄,不适合学生的成长。

 

(十)交流学生是如何安置的?是不是华人多的学校?

 

        由于每个学校只能接纳一到两名来自同一国家的交流学生,这样才更有助于学生融入异国文化,交到异国朋友,因此,交流学生将遍及所到美国的各地区,不会出现国外的语言学校以华人为主的情况。

 

(十一)如果学生在美出现意外或无法适应接待家庭的生活,怎么办?

 

        我们在中国及美国境内设立了专人24小时值班。若学生出现问题,应及时与地区代表或美方机构负责人联系,说明原因。我们会根据情况辅助学生度过适应期。除非出现学生与寄宿家庭矛盾激化,我们才会根据具体情况为学生更换寄宿家庭

 

 

2017年 11月 11日

美国公立交换生

美国环球教育文化集团